第306章 九江书巷(上)-《汉明大黄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太美味了。”舒正浩用筷子挑了一根白面,“真是太美味了,反而失去了这碗面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“舒大家此话怎讲?”杨帆笑着放下筷子,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面在浔楼,卖到了一钱银子,而在浔楼不远处小弄的面摊,十文钱就可以吃到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山长真是说笑了。”一位学生笑道。“那种粗面能和此面比吗?要我说,这面,就值一钱银子,瞧瞧这汤色,真不赖。”

    杨帆看了一眼舒正浩,明白了他的意思,便笑道:“当年太祖兴兵与东南。后大明立国,开年民力维艰。太祖在此吃白面,面中掺米糠,目的是为了给天下官员做个榜样。为官需要节俭,后来定下的祖制中,也将为官的俸禄控制在很低的水平。现在这白面……吃不起……”

    舒正浩接过话茬,抿了一口杯中的酒。道:“记得刚刚开国的那些年,真是苦啊,后来太祖执掌朝政,度过了困难时期,换来了安定的生活,有些人便纸醉金迷。骄奢淫逸起来。太祖为了整饬不正之风,亲自立下一系列的祖制,矫正奢靡之风,才有了浔楼佳话。”

    “而现在,那粗粮白面恐怕也不会登上这浔楼了。”舒正浩唏嘘感叹了一番。一旁的学生也赞同道:“太祖当年能以身作则,实则明君。”

    舒正浩不语,端起有些温热的面,簌簌地吃了起来。初冬的夜晚,风已经有些刺骨。不过没有那严冬的那种刺骨。杨帆有些奇怪地看着舒正浩,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杨帆喝了些黄酒,说实在的,这江南地方,连酒都是绵软可口的。“这位兄台的话在下就不敢苟同了。”

    那个学生本是拍拍自己山长的马屁,没想到杨帆突然发难,便眉头一挑,道:“不知杨小院长有何高见。”他原本就有些心高气傲,看到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杨帆竟然能够和山长平起平坐,心中自然有些恃傲。在院长之前,加了个小字,不由让一边的舒正浩眉头一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