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4章两道恩旨-《木子的北宋生活》
第(2/3)页
木爷就不用说了,为了让他消气,一下提成五品大员,正式跨入了朝廷重臣行列。这升官速度也是近年来首屈一指的,当然了,木爷也确实有两把刷子,侬智高之乱平的这么快,还是多亏了他老人家的。
据可靠消息,木大人的五品只是过渡,很快还要升,之所以没一下提到四品或三品主要是为了维护朝廷规矩,毕竟官不能轻授,要一步步来。
相公们的意思是五品并不足以酬其功,也不足以配其德,只因木大人年纪太轻,不能骤提高位,刻意压一压,里面还包含了深意,是为了将来好操作。
许多人都知道,将来政事堂里必然会有木大人的位置,各家都在迅速调整对他的定位,感叹木大人前途无量。
至于昨天木爷带人去濮王府杀人的事……什么事?根本就没那么码子事儿。
当然不能提,一提这事儿,濮王世子的事儿就没法解释了。
老赵和韩琦老相公在御书房里一直等着任真,听他说完了,问道:“木爱卿有没有说想担任何官职?”。
升了五品大员,称呼爱卿就一点毛病都没有了。老赵等人急切的想知道木子的态度。
任真犹豫了一下道:“木大人说想歇几天……”。
他不敢说木子什么都没说,那样等于打小报告,说木子对朝廷旨意不恭敬。
他更不敢胡说八道别的,所以他含糊的说了一句想歇几天。
这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说法,无论木子做何选择,官家和相公们都怪不到他头上。
让任真退下,老赵轻声道:“木子是个重情义的”。
老相公和韩琦默默点头。
为了清清,木子不顾朝廷律令丢下大军返回京城,公然带人杀进了濮王府,差一点酿成大祸。
还好濮王父子见事不好溜的快,真被木子堵到就完蛋了,三人后怕不已。
老相公道:“密州市舶司日前上奏,请示朝廷,半年来的税银是交付朝廷还是偿还国债”。
老赵一愣,“板桥镇那里才半年就有盈余了?”。
当初木子说的与商贾共建市舶司,具体细节朝廷也不太清楚,后来又拿市舶司税金抵押发行了国债,朝廷其实没太当回事儿,还打算三司还的。
现在想想还真快到还钱的日子了,结果一点不意外,侬智高之乱还要收尾,三司又不宽裕了……
老相公道:“张庆上奏,市舶司税金两百余万贯”。
老赵惊喜道:“竟有这么多?老爱卿的意思呢?”。
这真是意外之喜,开张半年竟然就有两百多万贯,当初还以为怎么也要等几年才有盈余的。
老相公道:“臣以为索性让张庆把国债还了吧,早还些天还能少出些利息,三司的钱不能动,南征大军回来了,犒赏是不能省的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