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6章金融的威力-《木子的北宋生活》
第(2/3)页
木氏长久以来对口碑的小心维护结出了果实,垄断金融市场的威力立刻开始显现。第一批银票快速投入市场,芸儿低估了东京的需求,银票准备不足,巧儿不得不收取半成费用兑换,可在第七天的时候依然被兑完了。
没人知道木氏制作银票的作坊在哪里,纸张又硬又韧,绘图精美,还有一串蝌蚪一样的文字,一张银票上有六种颜色,几处地方还有暗记,想仿制暂时是别想了,这也间接劝退了那些想跟风开钱庄的人。
木子答应了朝廷从钱庄借钱,这么大笔的钱自然不敢马虎,三司使亲自调动了大队车马账房,还请调了一营禁军,最后揣着一摞银票,一脸懵逼的走出了钱庄。
在皇宫御书房里,大宋计相与皇帝陛下大眼瞪小眼,老赵指着桌上那摞花花绿绿的纸问道:“爱卿,这是五十万贯?”。
三司使也觉得有些不真实,“陛下,这就是木氏的第一批借款,钱庄的掌柜说铜钱银票皆可,臣随时可以拿着这些银票去兑换足额的铜钱”。
朝廷当然不怕钱庄耍赖,问题也不在于这摞纸能不能买来五十万贯钱的东西,而在于这摞纸为什么能买来五十万贯钱的东西。
掌管一国财政的人,见识当然和普通人不同,他立刻就想到了这背后的意义。
拿起一张银票,上面除了各种花纹和弯弯曲曲的东西,正中间印着四个字,一万贯整。
“陛下,这就是一万贯钱,这就是万贯家财……”。
老赵伸出手,颤抖着拿起一张万贯家财,久久不语。
三司使道:“陛下,那个女子说需要三司出具一道公文,到时钱庄会派人去市舶司和舰队那边交接,不需要千里迢迢的运钱来京城了”。
老赵双眼发直,还能这样?
把手里的银票翻过来,背面各种文字和花纹更加繁复,边上一行小字,木氏银票一万贯整天下通兑。
很直白,意思是拿着这张纸可以去任何木氏钱庄取出一万贯铜钱。
老赵颤声道:“假若广南西路今秋税收一万贯,只需把钱存进钱庄,朝廷拿着银票就能在京城取出这笔钱了……”。
三司使凝重的点点头。他知道广南没有木氏钱庄,可将来若是有了呢?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