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老范的计划-《木子的北宋生活》
第(2/3)页
烦躁不安的转了半天,终究发现无计可施,老赵颓然坐下道:“计穷矣,只能靠志远了……”。
老曹安慰道:“官家不必忧虑,木帅乃当世名帅,必能安稳西北”。
老赵问道:“志远走到哪了?”。
老曹道:“收到环州战报的时候已经到了京西路,木帅已经下令兼程行军,若能每日加倍行军,一个多月便可至庆州”。
老赵大惊,他现在已经不是纯小白了,基本的道理已经懂不少了,忙道:“胡闹!速去传旨,告诉志远,行军放缓,不可冒进!”。
经过最近的恶补,他已经懂了,战事越紧急,支援越不能急躁,兵书有云,百里而争利,则擒三将军,急行军会使军队疲惫,战斗力下降,而是会中敌人埋伏,导致三军主帅被擒。
京西路到环庆远隔一千多里,一路急行过去还有多少战力?以前青龙军剿匪也好,平叛也罢,当然能日行多少里,可那时面对的敌人只是土匪乱民,跟十几万西夏精锐能比吗?
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那里,地形不熟悉,敌人也不熟悉,疲惫不堪的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,这还得了?
还有最重要的,木子带领的援军是朝廷短时间内能派出的唯一援兵,万一战事不利,再派出去援兵不知道什么时候了,那西北可就真的糜烂不可收拾了。
参谋院的信使连夜出发了,老赵坐下来稍微缓了一下,又道:“志远当日曾料到有今日一战,曾说,此战凶险,却有大时机,可惜朝廷准备不足,若能晚个一两年就好了,禁军能编练个大概,朝廷也能积攒些钱粮,那时就能有十万精兵与贼决战,现在太急了……”。
老曹苦笑道:“我大宋军改,瞒不住天下人,他李元昊自然也知道,自然不会等着大宋从容布置”。
老赵点头叹道:“是啊,志远说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,不过没关系,此次即使有小挫也无妨,西夏已近山穷水尽,这一仗打完,只要他讨不到大便宜,以后会更加衰弱,待大宋准备几年,定能一举平贼”。
三个老头一起行礼,“陛下圣明!”。
无论怎样,老赵作为皇帝,仍有敢战之心,这对所有武人来说都是好消息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