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6章自信-《木子的北宋生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大军初八夸功,但东京城的百姓等不及了,从第二天开始就有人赶来观看,富家子弟和豪客带来了成车的劳军之物,他们进不去大营,只能把东西送到大门口,远远的拱手行礼,表达自己的心情。

    京城里的勾栏瓦舍里一遍又一遍的演着木帅与青龙军的曲目,三英谷,归仁铺,归德川,千里走单骑……客官们总是看得津津有味,不吝打赏。

    下午的时候董家胡同发生了一件小事,迅速传遍了京城。

    一个卖果子的小贩在街上摆摊,几个契丹人拿了他几个果子,若是以前这事儿也就自认倒霉了,实在是惹不起他们,可那小贩今天偏偏就不忍了,揪住契丹人理论,要么给钱,要么把果子放下。

    按以前肯定没什么人帮着说话,毕竟辽人凶悍动辄就打人,即使有人也只会劝商贩算了,忍忍吧。

    可今天却围了不少人,有人喊:“好胆!在天子脚下抢东西,还不放下!”。

    “木帅就在城西,惹的他老人家恼了,一个个的都是个死!”。

    “给洒家放下!今天可有青龙军的军爷进城了,方才洒家还看到了!”。

    人越聚越多,声音也越来越大,最后辽人竟然怂了,丢下果子灰溜溜的跑了……

    许多人听到这件小事后都会哼一声,“蛮夷之辈,还以为是从前?再不老实,早晚木帅去教训他们!”。

    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却也是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朝廷大军的胜负会最终反应在百姓们的胆子上,这就是国民自信心。

    曾经的强汉盛唐,百姓们或许日子并不宽裕,可他们在面对外族人的时候腰杆总是挺的笔直,嗓门也很大,现在,大宋的百姓也开始学着挺直腰板大嗓门儿了,如果大宋能一直胜利,他们的嗓门儿就会越来越大……

    垂拱殿里不知道这些小事,老赵和相公们正在商议大事。

    狄青道:“陛下,鲁国公已经派人送来了兵符印信,回牛家村去了”。

    带东路军复套之后,按狄青本意是想留在河套驻守的,可朝廷数次下旨让他回来继续干他的枢密使,他也只能回来。

    说起来那些大人也是贱,以前拼命弹劾他让他滚远,狄青要留在河套了他们又拼命让他回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